返回上一级

江苏新高考方案出炉!总分750分,采用3+1+2模式使用全国卷

普通高考高考政策   Ι  2019年04月23日
11361
摘要:刚刚,江苏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公布了,新高考科目设置将采用“3+1+2”模式,总分值由480分变成750分,2021年参加高考(2018年秋季学期入学)的高中学生,将成为迎接新高考方案的第一批考生。

    刚刚,江苏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公布了,新高考科目设置将采用“3+1+2”模式,总分值由480分变成750分,2021年参加高考(2018年秋季学期入学)的高中学生,将成为迎接新高考方案的第一批考生。快和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来了解下吧。

    【新高考方案】

    高考考试科目改革:总分750分,科目设置“3+1+2”

    【科目设置】

    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

    选择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生根据高校的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考试成绩计入考生总分,作为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

    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成绩构成及计分方式】

    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考试内容】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国家和省相关教学文件为依据,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考试形式及时间】

    语文、数学、外语以及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在条件成熟后,外语科目听力口语考试实行机考。

    高校录取方式

    以“院校专业组” 的方式,按平行志愿投档

    从2021年起,以“院校专业组” 的方式,按平行志愿投档。

    “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高校对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院校专业组”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与现行的按“院校+专业(类)”填报志愿和录取不同,新高考改革方案是按“院校专业组+专业(类)”进行志愿填报和录取。

    高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以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以“院校专业组”为一个招生单位,按专业(类)进行录取。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科目设置】

    合格性考试包括《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所有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10门科目,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理科实验,由省教育厅统一制定考试要求,设区市组织,学校实施考查,省教育厅抽查。

    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生根据高校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选择性考试由省统一组织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考试内容】

    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以高中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合格性考试以必修课程要求为准,选择性考试以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综合要求为准。

    【考试成绩及使用】

    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长期有效。

    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以分数呈现,每门均为100分,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高考总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当年有效。

    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纳入统一高考总分,作为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

    那么,本次方案都有哪些变化呢?快和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

    变化之一:高考录取成绩构成

    现行高考方案文科类、理科类考生三门统考总分为480分。各科分值设定为:语文160分,数学160分,外语120分。语文、数学分别另设附加题40分。两门选修科目测试,是以等级来呈现的。

    新高考方案的高考总分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30分。三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的300分,通过分数呈现。

    变化之二:学业水平考试

    现行方案: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必修科目测试和选修科目测试。必修科目测试各科满分100分,分为“合格”和“不合格”。选修科目测试各科满分120分,实行的是等级计分,分为6个等级,用A+、A、B+、B、C、D表示。

    新方案:学业水平考试将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中,10门由省统一组织,分为“合格”、“不合格”;其余4门由各市组织。选择性考试每门均为100分。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变化之三:志愿填报

    现行方案: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包含8所院校(每所院校根据理科和文科形成两条分数线),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新方案:普通高考招生录取以“院校专业组”的方式,按平行志愿投档。考生按“院校专业组+专业(类)”填报志愿。

    变化之四:录取方式

    现行方案:文科类、理科类平行院校志愿的投档原则是“依据文理,满足等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

    新方案:从2021年起,以“院校专业组” 的方式,按平行志愿投档。“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高校对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院校专业组”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与现行的按“院校+专业(类)”填报志愿和录取不同,新高考改革方案是按“院校专业组+专业(类)”进行志愿填报和录取。高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以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以“院校专业组”为一个招生单位,按专业(类)进行录取。

    变化之五:投档批次

    现行高考方案依然区分了本一、本二批次。但在新高考方案中,本一、本二批次将正式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