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工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政法大学8所大学陆续公布了2019年自招简章。其中,西南政法大学只在重庆市招生,其余7所大学面向全国招生。
整体上来看,这7所大学今年自招的报名门槛,招生计划,优惠分数等方面的变化。具体来看小编的分析吧。
(注:本文中提到的B20表示模拟投档线下20分)
中国政法大学
1、今年中国政法大学的自招报名条件相对去其他学校来说,还是比较宽松的,并没有强制要求省一哦,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所不要求省一的高校。
如果你在与法学专业等相关的学科有突出特长、取得突出成绩、展示出较大潜力且品学兼优的,就可以报名。
2、今年中国政法大学不以论文、专利作为审核依据,但对于学生提交的论文、专利等,将通过论文刊载的期刊、专利授予机构核实,并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论文、专利进行审查,判定是否属于原创。
3、招生计划略有减少。今年招生计划不超过92人,而去年则是不超过100人。
4、今年考核中新增了体育科目测试。体测成绩不计入总分,但体育科目测试结果作为入选资格认定的重要参考。
5、今年的优惠分数只有B20,与去年相比,今年取消了本一线的优惠。
还有一点,家长要注意的是:自主招生报名考生不得同时报考中国政法大学2019年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和高校专项计划招生。
北京林业大学
1、报名条提高,今年要求省一可报名,而去年则是省级奖项就可以。
2、招生专业减少了3个:英语、商务英语、日语。
3、新增体质测试,测试总成绩设合格和不合格两档。体质测试未达合格要求者,不能入围最终合格名单。
4、今年优惠没有按照招生组别来分,今年整体优惠政策有:江苏省B10、其他省份是B2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今年自主招生招生计划为110人,与去年的225人相比,减少了115人。
2、招生专业也有变动,今年新增了地质学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2019年招生专业如下:
3、今年只认可学科竞赛奖项,省一即可报名。
4、优惠:B20(江苏B10)
另外,家长要注意了:通过自主招生录取进校的考生,入校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武汉理工大学
1、招生计划及专业都大幅减少。
(1)今年招生计划只有100人,而去年招生计划则有450人,直接减少了350人啊。
(2)今年招生专业较于去年有很大的变化,从数量上看今年只有10个专业,与去年相比就减少了12个专业。2019年自主招生专业如下:
2、今年报名条件只认可学科竞赛的省一及以上奖项;与去年相比,今年不再认可科创类竞赛奖项/论文/专利。
3、自主招生考核中新增了体质测试,包含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考生体质测试结果作为自主招生资格认定的重要参考。
4、今年不接受纸质材料,所以今年报名的考生不需要邮寄材料啦。
华中师范大学
1、今年只认可学科竞赛奖项,有省一奖项的可报名。
2、今年不需要邮寄材料。
3、优惠分:B20
4、考核中新增了体育测试。通过初审的考生必须参加体育科目测试,未参加视为放弃自主招生资格。
华中农业大学
1、招生计划大幅减少,今年计划只有90人,而去年自招计划有235人,名额削减超过六成。
2、报名门槛提高,只认可学科竞赛的省一及以上奖项。论文/专利/科创类竞赛奖项不再认可。
3、考核新增了体育测试,包括肺活量、50米和坐位体前屈,三个项目综合得分达到27分,学校认定考生体质测试合格。在体质测试合格的考生中,按照笔试、面试考核总成绩从高到低择优确定入选资格考生,考核总成绩相同则按笔试成绩排名。
另外,大家要注意的是:考生入学后不能转入非学校自主招生专业。
合肥工业大学
1、报名要求提高,由去年的省二变成今年的省一。
2、自招计划有160人,与去年相比,减少了100人。
3、自主招生考核中新增了体育测试,包括:掷远、立定跳远。凡有一项测试不合格者将不能入围自主招生合格名单。
4、优惠分值:
B20,根据考生志愿择优录取;B10分以上,确保第一志愿专业录取。
江苏省:B12分以内,选测AB,根据考生志愿择优录取。
目前已公布自招简章的高校基本都把报名条件定格在五大学科竞赛省一,但省一获奖人数毕竟有限,大多数考生可能达不到要求,此时大家也不要放弃自主招生哦,还是有部分高校对确实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留有一定的机会,如:哈工大。
如果你确实非常心仪于某所大学的,在综合成绩优秀的情况下,证明自己在报考的学科专业方面表现突出,又能提供相应的学习研究成果佐证,建议报名尝试。
【相关阅读】
2019年自主招生报名已经陆续开始了,报名的过程比较繁琐,操作时间也较长,所以这事尽量家长来做,不要让孩子来弄,以免耽误孩子的复习,毕竟自主招生最后的录取也是要看高考成绩的。
另外,您也可以选择志愿通的自主招生一对一服务,专家会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丰富孩子的申请材料,根据孩子的成绩和排名,进行合理的定位规划好院校及专业,帮助孩子更好地通过初审。
具体的服务详情,可添加苏小招微信号(suxiaozhao03),进行咨询。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注:本文由自主招生团队(微信公众号:jszzzzs)根据各高校自招简章内容整理制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